两月三地

Posted on 2022-07-30  2651 Views


博客越来越鸽了,要不是王老师直接微信催更,估计要再等一个月各种事情尘埃落定以后才会着手来除草,这里点名批评并且强制这家伙评论(恶狠狠.jpg)。主要是俗事繁杂,扯一些有的没的心里有点负罪感;另外,生活琐事似乎大大小小值得记一笔,但是如果只是流水账,自己觉得也没有什么营养。就像几年前丁点大的事都想发个朋友圈,美其名曰“记录生活”,后来觉得背着的稻草太多,容易陷入excessive reflection的陷阱里,不如轻装上阵,真的有想法了再写点浓缩的精华。

其实这篇文章半个月前我在深圳考试前就写好了,但是没发,后来考试又没过,心情郁闷也就相看两厌了,让它安静地躺在文件夹里积灰。不过既然有朋友关心,也还是来分享一下流水账。


这两个月跑了三个地方,在疫情仍未散去的当下显得实属不易。就用这三个地方来做小标题了。

Table of Contents

惠州

距离上次写blog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,但是想想前半个月自己在家的生活,完全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样地学一学英语,在B站上看到一个讲口语金字塔结构的教程,觉得很有用,其他倒也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了。总之我确实不适合自己一个人住,明年选宿舍希望选ensuite的房型了,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写论文,估计我要疯掉。

另外一点就是疯狂看了一些港台老剧。从《大时代》到这个月的《西关大少》、《国际刑警》、《东方三侠》、《江湖再见》、《还君明珠》……这个月看的电视剧可能比过去一年看的都多。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以及追剧情,倒也没有什么深刻一点值得分享的想法。看得多了会觉得香港和台湾的电视剧风貌还是多少存在一点差异的。不过考古的还不算多,也不敢随意论断。

后一阵子家里孩子们都放假,常常带着小朋友出门逛惠州。对老城区情有独钟,在少儿图书馆吹了一下午空调,出来后在明城墙遗址附近的老街转悠,房子都比较小,但偶尔能遇到几座设计精巧的小别墅,白墙尖顶、西式的拱形窗子、木制的窗户格子……令人浮想联翩。另外第一次知道惠州也有中山公园,里面的纪念堂样式古朴,颜色庄重,很是漂亮。当然跟广州的比不上,但也是着实眼前一亮了好一阵子。

惠州老城区确实久玩不腻,有好些值得探索的地方,相比之下江北显得乏味很多。考试前盼望着考完,还有好多好多想法,想去修一下violin并且有机会的话认真学一下;想带小家伙们去海边玩;想做一些有趣的夏日甜品;想多见一见老同学们……每年都好像有这些想法但是能实现的不多,不过一直有个念想也是不错的事情。

长沙

借着考雅思的名义去长沙短途旅游了几天,滑稽的是考试因为行程码的原因没有考成,但是该玩的一点也没有落下。住在表姐家里,有事没事唠下磕,觉得很亲切。刚到第一天出去找孙雪玩,看着她俩已经在长沙扎下根了,看着也觉得很幸福。借着首单优惠租了一辆车满城跑,从天心区跑到开福区,又跑到橘子洲旁边的桥上转了一圈。可惜的是因为下大雨没有上岛玩,想想发现去了两次长沙,都没有去成橘子洲,但是岳麓山爬了两次,可能一方面是巧合,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不喜欢巨型写实雕像这种风格的原因吧。晚上去小酒馆喝酒,学了下丢骰子,玩着玩着居然就不困了,也是神奇。

过了两天发现叶老狗和鸟哥一块也来长沙了,神奇的很,于是美滋滋约了一起爬岳麓山。坐车上山没什么意思,但是在爱晚亭旁边走小的山路还是不错。有好些革命遗址,每次看到这种都想起广州(在广州大逛过一通近代史专题景点),看着介绍牌的事迹心潮澎湃,忍不住趁着没人鞠了个躬。下山来在湖南大学逛了一圈,不得不感叹家大业大,好漂亮的校园。能在长沙碰到惠州同学实属神奇,明明前段时间在家约着玩还都说忙。

最后一天找了初中同学丽泰一起玩,一算下来有足足七年没见过面了。她属于我的朋友中难得的大姐大,啥事情都能hold住,所以也是很珍惜有这样的朋友。老鹿说见到老朋友就好像看见了时间流逝的痕迹,我觉得是对的。一聊天觉得大家又有的变了又有的没变,但是经历丰富了好多,所以可以畅聊一下午没压力。疫情以来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线下交流爱好者,手机里躺着一句话也不想说,见了面无意识地就能讲一大通。不过线下交流也越来越成为稀缺动物了,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人窝着。

说到这个,就想起听到越来越多的有意无意地试探有没有找对象的。跟表姐聊到这个话题,她灵魂发问:“也就是说你还没有碰到过真正觉得很爱的人?”我支支吾吾一阵给出否定回答后又没得能聊了。不过,承认有点想体验亲密关系,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吧。

最后一天在老爸的敦促下去见了他的老同学,年龄差距大,只好简单寒暄,但是真的很热情。长辈们的关怀是值得好好记住并且感谢的。

深圳

长沙没考成,只好来了深圳。时隔三年第二次体验青旅,感觉还是不错。室友也大概是刚工作不久的同龄人,还没在城市落下脚只好选择长租便宜的青旅。老板人很好,在打扫卫生的时候简单聊了一下,谈到他也有在国外的亲戚,觉得世界真小。

第一天傍晚去了深圳湾,原来海湾的对面就是香港。最近狂看港剧带来的光环感让人有些心潮澎湃。巧的是刚好赶上超级月亮,海上生明月的画面实在是美,后来在朋友圈看到大家在发月亮才知道刚好有这样的天文现象。边沿着岸边的步道骑车边开始小声哼喜爱的粤语歌,多少觉得有一种两岸三地“大中华”的心理认同了。想起上次在朋友圈分享罗大佑的《亚细亚的孤儿》,台湾朋友肥鱼还破天荒点了个赞,多少有些感动。

从深圳湾骑车回来路过南山区最繁华的高楼区,心里有点滋味复杂。一方面觉得确实夜景很繁华,城市风貌很年轻;另一方面又想起一些寸土寸金的压力,以及贫富差距之类。经过一座天桥的时候看着下面宽阔的马路和密集的车流,梦回北京,觉得我的城市恐惧症都来了,天晓得我一想起北京冬天那种灰蒙蒙的压抑感就觉得要窒息。第一个念头是再也不想去这种城市了,哪哪都是一个样;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,毕竟也没有别的选择不是?

白天太阳太毒(所以广东夜生活丰富是因为白天根本不能出门吗?),窝在房间复习也静不下心,心一横想着这半天也复习不出什么,干脆放自己假写写blog。边写边回忆,从大学四年到旅游经历,从深圳想到北京,想到最近全球的动荡局势,想到最近看的剧里好看的男主角……最后又读了一遍李宗盛那篇“我的三个家”,好歹心能够静下来一点。非科班的他能写出这么棒的歌曲,那么自己又有什么好过于担忧的呢。

时常觉得日子过得没啥意思,左思右想想到一个理由。那就是人生在世难得一遭,不如多多欣赏世间美景,好看的风光、令人敬佩的人、震撼而有启发的思想……这么一想又觉得有了些盼头了。